不一样的年味儿(下)
回家过年,是亲人团聚、是熟悉的饭菜香,是长大的孩童、是慈爱的长者,内心在一个个瞬间被治愈继而成长,或许才是“年”的意义。
“欢乐小家”成了“三个好朋友”
2022年,我人生头次一整年没有回家。这一年,在外的新鲜事许多,我也越战越勇。临近回家时,我却感到畏惧——不论在外学了多少主义道理、研究方法,亲子关系依旧是个难解之谜。今年还有一处特别:这是父母离婚后我第一次回家。几个月前,这对欢喜冤家终于放下了“在女儿结婚后离婚”这样奇怪的执念,而女儿对此也十分满意——“拿得起放得下,也是给我做个表率”。在我看来,这是他们敢于直面问题,中年进步的表现。得知消息的那天,我把家庭群名从“欢乐小家”改成了“三个好朋友”。
但回家后第一天,住哪里就成了问题——这是我在外“从未想过还需要想”的事。两个家,如何一碗水端平?好吧,只有轮流来了。
母亲凭着过度的热情,每餐炒八个菜,泡茶端洗脚水,最终在一天清晨“旁若无孩”地拉开我的窗帘,以超大音量通电话吵醒了我。我蒙着被子怒吼,把母亲赶出我的房间。就是那天,我们之间的陌生感消解了。
混熟了的女儿开始在家“巡视”,下单油污清洁剂和收纳神器,围围裙戴手套,连轴转地洗油烟机墙壁垃圾桶,清掉一兜又一兜的杂物。母亲搓搓手,看着变亮的液化气灶:“真是长大了。”我得意地笑,这是离家许久的我用来向她表达关心的方式。
她领回家的小猫已经成年,站在高处凝视我的一举一动,和母亲尤其亲密。有时我会忍不住想,这一人一猫曾度过的光景。母亲眼角的纹比上一年我见到的还深。过去这年,她尝试了几次医美,在打视频时让我猜:钱花在了脸上哪个部位。我劝她:自然最美。她回嘴:“谁想变老?反正我不想!”
她依然保持着稚气和对爱的希望。而我在书里看的制度、陷阱、神话、桎梏,都在这油盐酱醋的生活里变成了烟。
父亲依然逮住机会就摆大道理,犟脾气还是老一套。这些曾经让我心烦的细节,变成了父女之间熟悉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我和他回老家去看爷爷奶奶的坟,花圈还没有褪色。“给爷爷放首邓丽君。”《何日君再来》里“好花不常开”悠悠地唱出来,电子鞭炮撑爆了黄土坡上的寂静。父亲扶起倒在旁的花圈铺在坟上,再找大石块压上抗风。石块总是滚落下来,他在最底部接住,再奋力往上抛,抛了三次,落了三次。如果足够迷信,我会认为这是老人的魂灵和他们大孩子的游戏。但现实只让人看到挣扎的过往和众多的徒劳——他是如此使劲地扔石块,就像他使劲地说话、咳嗽、思考、写字,证明自己重要性和威严的方式一样。但他老了,于是开始颤抖,带着不安的眼睛变得话多。
“我感觉今年自己突然就老了。”
“老了是什么感觉?”
“爷爷奶奶都不在了。”
我沉默着出神,听见他说:“这块墓地位置很好,以后我也会埋在这里。”
而后我意识到,离婚是一种解决方法,可随之而来的有更多问题。离除夕夜还有两天时,我左右为难。在朋友的提醒下,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作用,于是发出邀请,请这对冤家到餐馆一起过除夕。父母难得爽快地都答应了。饭桌上,我举杯:虽然你们没有婚姻关系了,但我们的亲情还在。我提议,以后每年这天我们都来下馆子,聊聊天。三只酒杯“当啷”碰上,气氛缓和,我听见窗外烟花鞭炮的声音。
对我们三人来说,这都是个难忘的春节。希望新年——快乐!
(徐嘉)
一定要记得带她去补牙
飞驰的高速公路上,大家在后座睡得横七竖八。我叭在车窗上,眺望着远处“家乡欢迎你”的红字宣传语,心里突然踏实起来。
从城市驶入乡村,目的地逐渐清晰。狭窄的巷子两侧停满了外来车辆,黑、鄂、皖……还有许多我只在地理课本上见过的省份简称。下车后,隔壁家的小孩率先探出了头。他戴着摩托车头盔,脖子被遮得严严实实,站在还没有他高的枯树下,目光却不时投过来。我冲他挥手,人倒是一溜烟跑没了影。径直走向熟悉的院落,出门迎接的姑父特意戴上了一顶黑色假发,他抬头看向我,沉默了几秒,习惯性地摸向后脑勺,感慨着说时代真的不同了,在他那个年代,像我一般年龄的女孩早已成家生子了。
步入内堂,许久不见的姐姐穿了一身红,她举着手机试图让信号稳定下来。手机的另一头,是她去年参军入伍的儿子。我记得他,小时候被糊得一脸口水也不哭,还傻乐着拱进怀里要我抱。如今视频里的他一身军装,棱角分明,举着餐盘大口吞咽着,看见我突然出现的脸,微笑着喊了声小姨新年好,恍惚间和记忆里的模样合二为一。
寒暄过后,我穿过人群寻找一直没有露面的外婆,找到她的时候,她正一个人坐在后门削黄瓜,黄瓜皮堆满了一篮筐。外婆年纪越来越大,耳朵也慢慢听不见了。我看她一个人蜷缩在后门,瘦削如弓的背,与回忆里拎着水桶和邻居吵得震耳欲聋的身影一点也不像。我走过去喊她,她也听不见。直到我拍她的背,我笑着说:外婆,我回来啦。她抬头看我的时候眯了下眼:“啊,回来了啊。”上次见她还说自己想吃肉,如今笑起来露出的门牙竟只剩下一颗。她从挂锁的橱柜里翻出一袋发潮的沙琪玛直往我手里塞,看我嚼得腮帮子鼓成一团,笑个不停。
看着外婆半白的头顶,还有她听不清楚却又努力回应我的表情,突然特别想抱她。圈着她的肩膀,头顶还不到我胸口,在我怀里很小的一只……真奇怪,以前怎么会觉得她是个又凶又爱告状的老太太。外婆推了推我,示意我进门,屋里有火炉,外面冷。我站在门边往回看,她一个人站在阴影里看着我,也没有走近,双手交叉着放在围裙上,只是冲我笑,门牙空空的。我转过身提醒自己,一定要记得带她去补牙。
晚饭过后,大家提议放烟花。浩荡的一行人开车跑去偏僻的城乡接壤处,下车后,才发现四周白茫茫一片,地上躺满了烟花渣,空气里还残留着燃烧后的气味。烟花点燃后,在夜空中炸开,很快化成星星点点落下来,把我砸了个满头。我和小孩们一起尖叫着逃跑,一边检查着外套有没有被砸出窟窿。横冲直撞间有人摔倒在地,站起来拍了拍灰很快加入新一轮的“大逃亡”。在烟花的光芒下,我看见每个人仰着头,看不清具体的表情,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。在奔跑的间隙,我在坠落的烟花火星中许下愿望,希望新的一年,所有人身体健康。
(郭昱)
水如罗带山如屏,阳朔的别样“年味”
“桂林山水甲天下,阳朔堪称甲桂林。”当车窗外的风景逐步变成连绵不绝的奇山异峰,我就知道,快到家了。返乡的人群带着行囊,带着乡愁赶在年夜饭前与家人团聚,也有不少“背包客”们特意来到这个小县城感受独特的年味。
回家是团聚,是幸福,也是治愈。
“到了没?”“搞快点!”久违不见的朋友们在动车站外等候多时。没有寒暄,即使许久未见,也会对你毫不客气。“走,吃米粉先!”对于地地道道的阳朔人来说,一日三餐可嗦粉。回家前就想好了的排解乡愁的第一餐,下车直奔米粉店!“老板,要二两米粉”,酸笋、酸豆角、酸萝卜……配料免费提供,随意加料!
傍晚时分,万家灯火。家里早早忙活开了,这边刚吃饱喝足,那边家人饭菜已就绪。田螺酿、辣椒酿、苦瓜酿、豆腐酿、啤酒鱼、油焖大虾、扣肉、香肠腊肉……爸爸的拿手菜摆了一大桌!温暖的灯光下,大家忙得不亦乐乎。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田螺酿,堪称阳朔菜肴中的一绝!俗话说“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制作田螺酿很费工夫。年前家里的大人就会提前买好田螺,养个一两天,待到除夕夜将壳刷净,挑出田螺肉与肉末混合剁制成“酿心”,再塞回田螺壳子里。虽然制作流程麻烦,但常常是饭桌上最受欢迎的一道菜,大人们沉迷“嗦螺”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“续肉”。
比身高、抢红包、秀厨艺、穿新衣、看春晚、放鞭炮……“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”,大家围坐一堂,等待新年的到来。23点55分,陆陆续续的烟花爆竹声响起,24点烟花鞭炮声响彻天空,映衬着万家灯火。加之群山环绕,可谓是震耳欲聋,仪式感满满!
“走!逛西街去!”“走!游漓江去!”阳朔——这个群山环绕的小县城,时隔三年,终于久违地迎来了“人从众”的过年景象。是的,对于一个旅游城市,过年的特色之一就是“人多、车多”!满街的外地车牌,走在街上大有一种“我在哪”的疑惑。作为一个在外工作的阳朔人,当然也得前去“添添堵”。
白天的西街古色古香、青墙乌瓦、石板小巷,而一旦进入夜晚,它便摘下面罩,变得绚丽多彩。为此,我们总有一个过年固定行程之——跟朋友、家人一起登高楼,扮演一出“你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,满目灯火旖旎,年味十足。
灯光、音乐隐隐躁动,街上特产店的叫卖声,酒吧驻唱歌手的余音袅袅,极具异域风情的各地美食,都在召唤着路过的每一个人。难得回家一趟,怎能不拉上朋友去凑凑热闹,听听各地方言,感受独特的年味呢?说不定随机进一家小酒馆,还能碰见熟人,上演一出同学、朋友叙旧的场景呢!
阳朔是热闹的,也是安静的。两岸山峰清秀迤逦、连绵起伏,山得水而活,水得山而媚,两者灵动合一。偶尔还会出其不意地给你一些惊喜,山水依依,渔舟唱晚,或是朦胧的烟雨漓江,又或是傍晚时分的霞光遍布。即使待了二十多年,每次回家也会被这绝美的景象治愈。
“你们回家就跟撒了盐的泥鳅一样,蹦得起劲!”回家过年,意味着被家人、朋友治愈,被山水、美食治愈。在这个小县城里,有着说不完的故事,道不尽的风情。它很小,转身就能碰见熟人,它也很大,每天迎来送往。
(马婷婷)
年味是童年的味道
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过春节了,倒也不完全是因为疫情,毕业工作后,自由的时间便显得格外珍贵,毕竟还年轻,总想着往外跑跑。
但疫情三年,让我看到了世事无常、生命无常,也更加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,防控政策作出最新调整后,让今年春节的意义显得更为特殊。为此,回家成为我这次假期的第一选择。
父母比我早回两三个星期,经常在群里分享他们的日常:今天约了兄弟姊妹聊天吃饭、明天约了同学朋友喝酒下棋,还有田野里结的霜、刚挖出的马蹄、路边的野梅花,都是他们眼中的趣事。
我自然也是满心期待,早早做好了假期计划。我的老家在广西的一个小县城,十年前、二十年看到的风景,和现在并没有太大的不同,但也正因为这样,每次回来,看着门前的石堆、屋旁的菜园、远方的山峰,还能继续和家人笑着回忆起许多童年趣事,和家人这样的互动,都会让我觉得有一种安定的归属感。
除夕夜到家,家人早早准备好了年夜饭,翻滚的火锅,热气氤氲,家乡特色菜酿油豆腐,满满摞了一盆,腊肠、腊肉、腌萝卜、油糍粑等家家户户必备年菜,满满堆了一桌,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交流过去的生活境遇。82岁的奶奶坐在中间,满堂都是她的子孙后代,她刚刚熬过了一场新冠,坐在轮椅上耷拉着眼睛,眼中看不到一丝光,手脚也动弹不得,在热闹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,我笑着逗她:“你还记得我是谁吗?我今年还有红包吗?”她艰难地张了张口,笑了笑,无力答话。
饭后闲聊,父母和我说,奶奶生活已经不能自理,综合考虑后,母亲决定留在这里照顾她。我没有搭话,只觉得一股难以名状的心情涌上心头,当晚伴着此起彼伏的爆竹烟花声,失眠至凌晨四点。
此后几天,我取消了假期所有的游玩计划,一直跟在母亲身后,时不时问:“妈,你需要帮忙吗?”“妈,我要做什么?”这也是我第一次从她的视角来感受春节。春节对孩子来说,是快乐的,有红包、有新衣、有零食,但对于操持家务的人来说,更多的是辛劳,母亲的细心、勤快、能干是出了名的,所有人提起她,无不夸赞,这点我和她完全不相似。家里来亲戚了,备菜、下厨、摆桌、洗碗等等,在条件不便的村里,单拎出来都是件大工程,但她总能样样安排周到,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、收获别人的称赞,她总以此为傲。
在照顾人上,她也比所有人更细心,奶奶吃不下饭、缺乏营养,她剁碎了肉,肉粥、肉饼轮着做,冬天老人穿得多,她总会一层一层整理清楚,让老人更舒适些。我在旁边搭手观察着,恍惚间,仿佛看到了她照顾我小时候的样子,心里不禁暗想,或许未来有一天,我也需要这样照顾她,但我希望,这一天,能来得晚一些。
年味是什么?对我来说,或许年味就是童年的味道,回到出生的地方、回忆童年的情境、感受童年的情绪,再次用童年的视角去审视我的生长环境、我的家人、我自己。
(古枣)
回家过年,和最爱的家人团圆
都说深圳是湖南的“省会”,真是没错的,随便问周围的朋友同事,总会遇到几个湖南人。湖南人多,所以春节回家的火车票总是很难买到。但是很幸运,今年买到了。
我的老家在湖南益阳安化,10岁的时候跟妈妈来了深圳,作为半个“深二代”,粤语不会说,家乡话也说得越来越不标准。普通话脱口而出,渐渐淡忘了家乡的味道。但是过年时能在家里见到很多平常见不到的人,那种热切的期待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。
最想见到的人是我的外曾祖母。外曾祖母今年93岁了,拉扯大5个子女,如今是四世同堂,从她这代算起,我们家有36口人。鲐背之年的外曾祖母思路逐渐开始不清晰,有时候甚至记不清我是谁,口里总是念叨着已故亲人的名字。但是能认清我的时候,会夸我长得越来越漂亮了,还会问我有没有找男朋友之类的。每年春节,因为有外曾祖母在,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,一起吃团圆饭、拍全家福,一家人其乐融融,总是温暖又难忘。4年前我拉着她的手和外婆、妈妈一起拍合影,今年一起拍了一段视频,内容是我们都有妈妈,还可以叫一声“妈妈”。拍视频的时候因为外曾祖母的“不配合”,出现了很多欢声笑语。此刻我在想,真的很庆幸,疫情三年周围的人都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,一家人整整齐齐的,无灾无病,比什么都重要。
其次是我的父亲。我小的时候爸爸在海南服役,我们总是聚少离多,后来他转业成了家乡的一名驻村干部,就更忙了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是280万名驻村干部辛勤奉献创造的奇迹,我的爸爸正是这280万分之一。每次打电话问爸爸在忙什么,防汛抗旱、疫情防控、下乡走访……一个也没落下。如今疫情政策放开,爸爸的工作多少轻松一点了。大年初三,我和他约好一起去看《流浪地球2》,看完之后和爸爸沿着江边一起散步,跟他倾诉自己工作上的烦心事,也和他聊我对人生的规划。就这样平平常常、普普通通的父女之间面对面的交流,对我来说都非常难得。一年只见一面,实在是太少太短暂了,所以过年和爸爸见面就成了我最期待的事。
过年最爱的仪式感之一,就是和好朋友们一起放烟花。吃完年夜饭,约上小伙伴一起去江边放烟花,金桔盛开、舞动花火、孔雀开屏……各种稀奇古怪名字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。我们一边放烟花、一边聊人生,在烟花绽放的火光中,有那么一瞬间,我突然有些恍惚,此刻幸福得不太真实。绚丽的烟火在欢聚时绽放,零星的火光升腾而又坠落,这些美好瞬间,都将会成为我人生里难忘的温暖片段。
空气里放鞭炮的火药味,钻进耳朵里的家乡话,热气腾腾的擂茶,外公炒的一碗辣椒炒肉……大概就是熟悉的故乡春节味道,这是在深圳感受不到的。没有任何一种向往能比得上对回家过年的渴望,无论工作如何繁忙,不管回家的票有多难买,不管天气有多么寒冷,都不能阻挡我们对回家过年的急切期待。不管外面的灯火有多绚烂,我相信最暖的还是家里的那盏灯。
回家过年,和最爱的人团圆。
(刘畅)
线索征集
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,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。@故事发现者,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、你闻所未闻的故事,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;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,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,欢迎联系晶报提供“元故事”“观文脉”选题和线索。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,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-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。
请扫下方二维码
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
来源 | 晶报APP
统筹 | 李岷
记者 | 徐嘉 郭昱 马婷婷 古枣 刘畅
制图 | 勾特
编辑 | 叶辉 李一凡
往期推荐
点一下“在看”,让更多人看到